你聽過「沈沒成本」嗎?

今天要來跟大家聊聊「沈沒成本」理論。其實這是經濟學上的名詞,不過適用在感情上,更有道理。

如果有人不知道「沈沒成本」理論,簡單說,就是不應該用已經付出無法挽回的成本,來判斷你現在或下一步怎麼做。

就像你買了一張電影票,看到一半覺得電影很難看,這時候應該立刻離場不要浪費自己的時間,還是把它看完不要浪費錢呢?

維基百科上面這樣描述「沈沒成本」理論。
沉沒成本常用來和預期成本(Prospective Costs)作比較,預期成本可以避免,而沉沒成本則不能避免。在個體經濟學理論中,做決策時僅需要考慮預期成本。如果同時考慮到沉沒成本(這被個體經濟學理論認為是錯誤的),那結論就不是純粹基於事物的價值作出的。
舉例來說,如果某人預訂了一張電影票,已經付了票款且假設不能退票。此時付的價錢已經不能收回,就算不看電影錢也收不回來,電影票的價錢算作沉沒成本。
當然有時候沉沒成本只是價格的一部分。比方說某人買了一輛自行車,然後騎了幾天低價在二手市場賣出。此時原價和賣出價中間的差價就是沉沒成本。而且這種情況下,沉沒成本隨時間而改變,例如某人留著那輛自行車騎的時間越長,一般來說因為折舊而使賣出價會越低。
大多數經濟學家們認為,如果人是理性的,那就不該在做決策時考慮沉沒成本。比如在前面提到的看電影的例子中,會有兩種可能結果:
1. 付錢後發覺電影不好看,但忍受著看完;
2. 付錢後發覺電影不好看,退場去做別的事情。
兩種情況下都已經付錢,所以不應該考慮退錢這件事情。如果後悔買票了,那麼當前的決定應該是基於是否想繼續看這部電影,而不是為這部電影付了多少錢。此時的決定不應該考慮到買票的事,而應該以看免費電影的心態來作判斷。經濟學家們往往建議選擇後者,這樣只是花了點冤枉錢,還可以通過騰出時間來做其他更有意義的事來降低機會成本,而選擇前者還要繼續受冤枉罪。

經濟學上的考量是這樣,沈沒成本無法挽回,但至少不要再繼續花時間、金錢在上面,趕快止損。

所以很多財經專家也會這麼說,選錯投資標的趕快換,把錢放在更有投資報酬率的地方,不要想著當下投資的報酬率是虧損的,否則可能永遠把錢放在錯誤的投資標的上,只會越賠越慘,或永遠賺不了錢,換標的才有可能翻身。

但是,感情上,很多人就沒辦法這麼理性了,不管是怕青春耗費了,因愛生恨不想離,就這樣拖欠著,讓自己每天活在水深火熱中,想著對方有一天會不會改變,狀況有一天會不會自己變好,可惜,機率是很低的,除非自己先改變。

生活就是會有一個平衡的節奏,像生態圈一樣,如果不建設、不破壞,就會永遠在這個循環裡。

不管是個人生涯的選擇、伴侶的相處、朋友間的社交都是一樣,究竟讓你留下來的是沈沒成本還是預期成本,終究得靠我們理性判斷,才能給自己更美好的人生。

Published On: 2023 年 7 月 31 日Categories: Uncategorized
想要擁有自己的一番事業,不一定要很厲害,但一定要先做才能變厲害
有些事情,或許全世界不懂,但有懂你的人就夠了。